《捞女游戏》,以身入局
日期:2025-06-23 14:04:09 / 人气:19
一、《捞女游戏》:从争议到热度爆棚
一个月前,B站账号联系《捞女游戏》项目组核心主创胡耀辉交流未果。6月19日,这款情感互动游戏正式上架Steam,首日冲上微博热搜,在知乎、虎扑等平台引发热烈讨论。截至目前,它在Steam获7000余条评价,96%好评,还登顶Steam销量榜。

然而,上线次日,游戏导演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极目视频抨击游戏污名化女性、挑起性别对立,游戏紧急更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这一系列事件使游戏评价两极分化,在Steam上玩家好评不断,但因题材敏感,社区出现诸多争议,相关矩阵内容遭大面积举报,内置留言互助板功能清空下线。不过,争议也吸引更多玩家入手,即便他们可能不游玩。
二、游戏题材:大胆切入敏感话题
《情感反诈模拟器》题材定调直接大胆,不同于《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兜售情绪价值的路线,它揭开社会爱情与物欲界限,切入男女对立与情感欺诈这一互联网敏感话题。
三、玩家视角:复杂价值观与游戏体验
(一)价值观:“正得发邪”
一位体验过十多款互动影游的玩家分享“玩后感”。游戏讲述“复仇‘捞女’”故事,主角吴宇伦建立反捞小组与培训“捞女”的组织变凤凰博弈,返还捞到的钱给受害者。
游戏中“捞女”形象立体,如段位最低的唐晓甜,从“捞女”转变为被男主吸引后甘愿付出,即便男主归还钱财也不怨怼。第三章中,面对曾骗走爷爷遗产的陈欣欣,主角情绪复杂,陈欣欣也并非单纯“是”与“否”,多年后她醒悟,想脱离“捞女”身份回归正常生活,但仍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游戏批判“捞女”行为,但保留她们的人性光辉,认为每个人并非生而为恶。真正批判的是铸就“捞女”的社会环境,如吴宇伦做公益与击穿他人心理防线的三观碰撞。同时,主角吴宇伦也非伟光正的完美好人,他享受情感博弈刺激感,和“捞女”一样有亦正亦邪的一面,人性复杂,成长后的个人亦是如此。
(二)游戏性:有优有劣
游戏性方面,第一章布置作为故事核心脉络和铺垫,在影视作品中没问题,但作为游戏开篇,玩家带着反捞精神易因太过正常而无法上钩,导致戛然而止的结局,破坏心流。不过,游戏每一章拿下“捞女”的环节设计可圈可点,玩家需拆解对手,思考合适选择,情感博弈有趣,情感反馈复杂,“弱引导”设计虽在影游层面无显著突破,但验证了用心能做出好作品。
四、社会评价:层次分明
《情感反诈模拟器》获得的社会评价多样。有人认为它消费社会环境,未提出有价值见解;有人觉得它荒诞,将美好感情物化;还有人觉得它打标签,给现状火上添油。故事结尾借角色之口提出疑问,强调“情感反诈”是不论男女都需要的,在爱人之前要先学会爱自己。它只是基于题材发挥的作品,未必代表现实情况。
作者:天富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互联网大厂们,想打赢半小时战争06-30
- 小米汽车:“半台好车” 的爆款密...06-30
- 美国科技公司员工亲述:AI夺走我...06-30
- DeepMind推出AlphaGenome:...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