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 “计算卫星”
日期:2025-09-13 16:46:04 / 人气:7
**

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于 9 月 11 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盛大开幕,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发表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前沿思考,其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行业内激起层层涟漪。王坚指出,从代码开源向资源开放的转变,堪称 AI 时代的革命性突破,而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更是推动 AI 持续前行的核心要素,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抉择已成为 AI 竞争中的关键变量。
王坚感慨道:“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来看,2025 年无疑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在今年 1 月之前,全球顶尖的基础模型主要集中于美国的几家头部企业手中。然而,通义千问 Qwen、DeepSeek 等模型的开源,打破了这一格局,就连 OpenAI 的 CEO 奥尔特曼也不得不承认,在开源这一关键议题上,OpenAI 站在了历史的错误方向。” 他进一步阐述,1998 年 Netscape 这一当时行业内最优秀、最开放的浏览器选择开源,这一标志性事件犹如一道分水岭,彻底改变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迹,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转折点。如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中,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选择,正扮演着类似的关键角色,成为行业发展无法回避的核心要素。
当数据、模型、算力被赋予更大的变量,规模呈千倍万倍地急剧增长时,人工智能领域所发生的变革,已远非仅仅局限于原理层面的渐进式进步,而是迎来了一场彻头彻尾、天翻地覆的巨变。在这种规模效应的驱动下,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王坚形象地解释道:“如今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就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一旦有了开放的模型,我们便无需再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去重复那些他人已经完成的工作,这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王坚敏锐地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源的内涵已悄然从传统的代码开源 Open Source,进化为资源开放 Open Resource,这是人工智能时代 “开源” 的显著特征。而开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更是推动 AI 持续创新发展的必备条件。他的这一观点,为行业对开源的理解注入了全新的内涵,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
在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时,王坚的目光投向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他坚定地表示:“太空,无疑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绝不应仅仅局限于手机、电脑等常规设备,太空领域同样不应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盲区。” 王坚大胆预测,继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催生第四种卫星 ——“计算卫星”。
今年 5 月 14 日,之江实验室成功将 12 颗卫星同时送入太空,这一创举在科技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 12 颗卫星所组成的星座上,首次搭载了 8B 参数模型,将其送入太空。王坚特别强调,此次送入太空的并非经过简单深度学习算法处理的小程序,而是一个与地面运行的模型毫无二致、完整的大模型。当这 12 颗卫星成功抵达太空轨道后,只要卫星信号覆盖的区域,便能够在太空的任何角落完成对所有数据的高效处理。
据了解,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被命名为 “三体计算星座”。王坚透露,该项目蕴含着深远的愿景,期望未来能有无数的主体共同参与到这个星座的建设中来,大家携手共享太空资源,真正实现将每一颗卫星向全世界的每一个人开放。这一举措不仅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人类走出地球、迈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当卫星被送往太阳轨道等遥远的深空区域时,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数据几乎无法实时传输回地球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 AI 和算力一同送入太空,人类才有可能突破数据传输的限制,真正实现走出地球的梦想,开启深空探索的新纪元。
王坚满怀憧憬地展望未来:“在人类前往火星的漫漫征途上,计算与 AI 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这不仅是未来十年,甚至在未来二十年,都将是最激动人心的探索方向。”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坚定信念,也让人们对人工智能与太空探索的深度融合充满了期待。
作者:天富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厌倦 “白人饭” 的欧洲中产,盯...09-13
- 一文讲透美元稳定币巨头Circle09-13
- 起底甲骨文埃里森一夜暴涨千亿美...09-13
-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人工智能时代...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