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半价”生意的零跑,卖出高端产品是最大的困难

日期:2025-08-07 11:32:48 / 人气:20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全系交付达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还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主力车型C系列SUV功不可没。零跑凭借“高配低价”模式取得销量佳绩,但高端化困局也愈发凸显。

高性价比模式助零跑崛起

主力车型带动销量

推动零跑销量增长的主力车型是被称作“半价理想”的C系列SUV,它在15 - 20万元价位复刻了理想的智能化和舒适体验,助推零跑连续四个月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零跑熟练掌握用极致性价比对标明星车型、撬动下沉市场的打法,B01发布会上,将“半价Model 3”之名加在B01头上,72小时锁单量突破1万辆。

模式背后考验重重

这种“高配低价”模式看似简单,实则鲜有新势力能效仿。它需要老道的成本控制能力、支撑“全域自研”的体系资源以及对自研项目的精准取舍。性价比是零跑的成功密码,但也为其高端化带来挑战。

“半价”标签与高端化的矛盾

标签引发争议

7月28日,“零跑高管回应半价理想称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零跑科技副总裁曹力澄清首款冲击30万元的D系列旗舰SUV并非“半价理想”,董事长朱江明此前称“半价理想”是外界对产品力的认可,但D系列若与“半价理想”标签捆绑,冲击高端线将百害而无一利。

铺垫高端市场

零跑一直在为高端线产品铺垫,朱江明明确表态“零跑绝不做网约车”,减少品牌阻力。从推出C系列开始,就为D系列埋下伏笔,这是追求健康毛利率的关键。但目前市场反馈显示,由性价比市场起家的零跑,让主流市场接受30万元以上的车型仍有巨大挑战。

“半价生意”模式难复制

成本控制优势

在保证核心配置的前提下,价格做到明星产品的一半,对车企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极高。零跑有轻资产的销售模式,国内九成以上销售渠道是经销商,海外借助大股东Stellantis的全球渠道。其超高的技术复用率和零件共用率也很突出,C10、C11和C16等车型共享零部件比例高。更重要的是,零跑高度自研,实现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部件是自研重点,能覆盖整车BOM成本的60%以上,单台车研发成本较外包模式降低40%。

独特优势来源

零跑在新势力中最独特的是高度自研,这源于创始人朱江明的财富托底和经验积累。他曾创办大华股份,有成本管理经验和技术积累,大华为零跑提供丰富的技术、人才、供应链资源。此外,零跑能根据投入产出比果断舍弃一些自研项目,如暂停芯片自研,而蔚来在芯片自研上投入大但回报周期长。

攻坚高端化面临诸多挑战

品牌形象困扰

虽然主打性价比,但零跑警惕被当成网约车品牌。朱江明强调零跑一定不会做网约车市场,因为品牌形象与网约车捆绑,对高端线是毁灭性打击,哪吒汽车就是前车之鉴。不过,网约车司机个体购买与使用难以干预,但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且有品牌已形成良好口碑,新品牌难撼动。

高端市场阻力大

财报显示零跑毛利率创新高,追求更健康的毛利率需要做单价更高的产品。零跑为高端线铺垫已久,先推出C系列,再确立“向上对标”策略,D系列定位全尺寸SUV,将搭载领先技术。但目前消费者对30万元以上的零跑兴趣不大,认为D系列在25万元以内才会热销,且推出时间晚,竞品可能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在降本到极限后,提升毛利率只会越来越难,零跑爬升价格段做产品的阻力不小。

作者:天富注册登录平台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